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孝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孝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2013年09月14日 15:18:04 访问量:364

孝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吴显敏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根据《孝南区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以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为内容,遵循“关注教学、实践探索、互助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重视典型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集聚成员集体智慧,促进专业成长,推动我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密切配合孝南区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相关工作,为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服务。

二、工作目标:

工作室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要方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网络化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帮助教师教与学,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引领学科教学健康发展。帮助培养中青年教师,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具有团队精神的专业型、创新型工作室教师队伍,为实现我区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目标:

1、充分发挥“工作室”对教师的培训功能。提高工作室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实践、研究、提高,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责任人,实行培养负责制。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通过三年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能成长为具有较强教学教研能力的创新型的优秀骨干教师。

2、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讲座、课题研究、教学论坛、教师沙龙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借助工作室这一发展平台,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拓宽教师的科学文化视野,夯实其理论功底,使之成为学科骨干。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发挥“工作室”名师、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辐射作用,在本区域内,不断扩大教学骨干群体,不断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研究课题:

开展小学语文“语言内容(文)与语言形式(法)并重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专题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工作任务:

1、研究探讨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参与指导课程改革,发挥本学科“专业引领”作用。工作室的所有成员,每个学年要在校级以上执教公开课、参与评课,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2、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途径和方法。

3、创办“名师工作室”网站,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研究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不断提高青年优秀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打造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5、主持名师对本工作室成员要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6、积极承担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任务,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提供行动支持。

7、开展小学语文“语言内容(文)与语言形式(法)并重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专题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8、积极总结经验,每学年汇编一本工作文集。任期内,主持名师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3篇以上专业文章。每位工作室成员有2篇以上专业文章在市级以上获奖。

 

五、人员组成

工作室主持人:吴显敏    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术顾问:          孝感市教科院

     张学明    孝南区教研室

工作室中心成员: 

管惠萍    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孝南区实验小学

              余文静    孝南区三里棚学校

                    西河镇中心小学

              胡君霞    肖港镇中心小学

              朱艳霞    新铺镇中心小学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24月——20126月)组建命名、学习提高阶段。

1、组建工作室,依据孝南区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招聘五名工作室人员,组成六人团队并进行命名挂牌。

2 签订责任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组成人员与孝南区教育局、相关学校签订《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的协议书》。

3、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条例》。

4、工作室人员制定个人成长规划。

5、确立课题项目“语言内容(文)与语言形式(法)并重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6、建立“孝南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网站。

7、组织工作室人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每人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和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20129---20142月)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1、主持名师作如何做课题研究讲座,指导教师做课题研究。

2、开展小学语文“语言内容(文)与语言形式(法)并重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专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每学年进行一次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资料收集、整理。

4、开展读书活动,工作室成员在读教育理论,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5、进行新课程学科培训。主要是通过研读文本、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主持名师进行课标解读、文本分析和示范教学,其他工作室成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说课活动。

6、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由领衔名师进行专题讲座。

7、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年打磨一节精品课。每学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不少于三次的“名师讲坛”或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8、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要利用网站开展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在线研讨,在线解答教师的学科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9、参与网上论坛,和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近距离交流,或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亲临指导,分享别人的教研成果。

10、主持名师每个学年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评价,每个成员每学期末要提交学科教学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或视频案例分析。

11、每个学年工作室在市级以上刊物上至少发表论文1篇,工作室成员每学年开设2节区级以上公开课或做1次以上教师培训讲座。主持名师每学期安排1个单位时间在“名师工作室”网站接受教师的访问和咨询。

 

第三阶段(20142月—20146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

1、工作室成员撰写个人专业成长小记。

2、撰写课题总结和工作室总结。

3、工作室成员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和考评。

4、开展名师论坛活动。

5、编辑论文集和课题研究专集。

七、主要措施:

1、开展行动研究。通过撰写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形式,及时记录实施新课程的心路里程,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和感悟,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2、进行专业引领。发挥主持名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研讨、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教师答疑解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进行课例研究。组织本工作室成员听中青教师的研究课及看全国名师的观摩获奖课例录象。聚焦课堂,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评议,针对课中的教学得失进行研究,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在自主评议、集体交流、专家点评中感悟出如何把课上实在,上出彩。

4、开展同伴互助。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在线研讨”等活动,对同伴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取长,实现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

5、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带动下,工作室成员打磨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优质课、精品课,参加全区巡回送教,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外出观摩学习。争取领导支持,提供外出考察学习机会,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完善自身业务素养。

7、创办、汇编“孝南小语名师工作室”文集,定期展现阶段性成果,搭建工作室成员与广大教师队伍的研究、探讨平台。

8、定期组织以市、区教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学科教研室、专业人士,检查和指导工作室专题研究进展、进度,听取专业性建设工作意见,确保工作室的工作扎实有效、健康有序的开展。

编辑:何晓红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孝感市孝南区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孝感市孝南区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75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